我可以把判決書翻拍上網公開嗎?
我可以把判決書翻拍上網公開嗎?
判決書公開是基本原則,但您手中的「正本」可不是隨意就能上傳!
小心觸犯個資法,案件結束了卻又惹上新麻煩!
判決書通常是公開的。例如,您碰到車禍、不動產交易糾紛等案件,想要參考歷年來的判決,就可以上司法院的網站查詢。這也體現了司法公開的原則。
收到判決書後,判決書最後會記載上訴或抗告的方法與期限。如果沒人上訴或抗告,法院就會核發確定證明書,這時案件就正式確定了。
然而,您拿到的判決書正本,會包含雙方的詳細個人資料,例如送達代收的地址、戶籍地址等等。為避免判決錯誤,這些當事人的資料都不會增刪,也不會用小名代替。(特殊案件會用特別遮掩或使用代號)
但司法院網站上查詢到的公開版本,都會把當事人的姓名、地址等個資做遮蔽或是以其他符號來代替,只會保留被告跟原告的姓名。這除了避免個資問題,也防止大眾在查詢判決時模糊焦點。
所以小心!如果您想把收到的判決書上網公開時,記得要把個資做適當的遮掩,或者是等待司法院的公開版本,否則案件好不容易結束了,卻又因違反個資法而要再跑法院,那可是得不償失喔!!
A1: 請不要這麼做! 您收到的判決書正本,通常會包含您與對方詳細的個人資料,例如戶籍地址、送達代收地址,甚至可能還有身分證字號等。如果直接將這些內容翻拍上網公開,即使您是案件當事人,也可能因為未經他人同意而觸犯《個人資料保護法》,導致案件好不容易結束了,卻又因為個資問題再次捲入法律糾紛,那就得不償失了。
A2: 如果您希望分享判決結果,最安全且合法的方式是等待司法院公開的裁判書版本。司法院在公開判決書時,會對當事人的姓名、地址等個人資訊進行遮蔽,或以其他符號代替(例如用「ΟΟΟ」或代號),只會保留被告與原告的姓名。這樣做既能滿足大眾查詢判決的需求,又能保護相關人員的個資。您可以透過司法院的「裁判書查詢」系統找到這些經過處理的公開版本。
A3: 司法院對公開判決書進行個資遮蔽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考量:
通常,個資遮蔽並不會影響您理解判決書的實質內容,因為關鍵的案情、爭點、法條適用和法院判斷的理由都會完整保留。
A4: 若您在極特殊情況下,必須在網路上討論或提及判決書內容,請務必避免揭露以下敏感資訊:
即使是提及您的自身案件,也建議僅限於案件的法律爭點或結果,盡量避免過度揭露自身的隱私資訊。最保險的做法,仍是引用司法院公開的裁判書,或尋求法律專業人士的建議。
司法院判決書查詢:公開原則
判決書有兩種?正本與公開版本的差異
常見 Q&A 法律小學堂
Q1:我收到的判決書正本,可以直接拍下來上傳到網路上嗎?
Q2:如果我真的很想分享判決結果,該怎麼做比較安全?
Q3:為什麼司法院公開的判決書會對個資進行遮蔽?這會影響我理解判決內容嗎?
Q4:如果我真的必須在網路上提及判決書內容,有哪些資訊是絕對不能揭露的?